光明網評論員:近期,湖北省武漢市房管局和武漢市城建局發布《關于規范全裝修商品住宅建設和銷售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(征求意見稿)》,直指全裝修商品住宅相關問題。
全裝修商品住宅,即是人們口中的精裝房。通常,選擇購買精裝房的消費者都是為了省心省力省時間,不用再去頭疼裝修問題,但現實往往大相徑庭。檢索互聯網可以發現,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精裝房維權問題,這顯然能夠說明當前精裝房市場的混亂與無序。
實際上,精裝房市場的混亂與無序,只是裝修行業亂象的一個縮影。對消費者而言,即便不買精裝房,也躲不開裝修市場潛藏的“坑”。精裝房也好,毛坯新房也罷,即便是二手房,裝修都是消費者入住前無法繞開的阻礙。
裝修,對普通消費者而言,是一個門檻極高的行業。五花八門的裝修材料,紛繁蕪雜的施工工藝,細致繁多的施工標準……不在裝修行業浸潤數年,任何人都很難理清頭緒作出合適選擇,同樣也很難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和暗疾。可以說,裝修市場是一個賣方市場,消費者很難維護自身權益。
既然消費者自身“無力”,懂行的有責部門就不能坐視不管。但問題是,裝修行業亂象詬病已久,但卻始終未有改善趨勢,這不得不令人深思。
究其根本,亂象頻生與當前裝修市場缺乏完善監管和明確標準不無關系,也和消費者缺乏有效權利救濟途徑息息相關。在過往案例中,由于上位法規定含糊,有城市住建部門表示只管房屋安全和精裝房,個人裝修引發糾紛需尋求市場監管部門幫助;有的城市住建部門則表示精裝房不在監管范圍,且精裝房難有統一標準。
對只有一個責任主體(開發商)的精裝房,有責部門監管責任劃分尚且混亂,對涉及多個商家和多個施工方的毛坯新房和二手房裝修,消費者顯然更難維權。從中也可看出,有責部門不愿管,是因為裝修行業難管,也因為權責劃分不清。但難管就能不管嗎?長此以往,只會讓消費者喪失對政府治理能力的信心,從而喪失作為社會治理機構的權威。
如今,消費者對于裝修的基礎訴求已不是省錢,很多消費者寧愿多花錢、多吃點虧,也不愿材料達不到標準、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。消費者的無奈,對有責部門而言是一種警醒。推動市場健康有序發展,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必須具體落實在啃下如裝修行業這塊“硬骨頭”。不求一蹴而就,一點點打開行政監管困境,對市場而言就是好事。
正如武漢此次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了主責部門,也明確要求“銷售現場和交付標準樣板房的公示中,不得出現‘同等檔次’的表述”,“簽訂合同時應明確主要裝修材料和室內設施設備的名稱、品牌及數量等內容”……剔除了裝修約定中的含混不清,這顯然是約束裝修行業的一個好的開始。
評論(0)